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武功县文化馆走访慰问高龄、残疾和低收入县级非遗传承人
   开放时间: 2023-01-16至2023-01-16
   活动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人民路与文艺路交叉口西120米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现党和政府对生活困难的非遗传承人群的关心和关爱。1月16日,武功县文化馆副馆长杨婵带领非遗干部对高龄、残疾和低收入等县级非遗传承人进行走访慰问。

杨婵一行先后前往《北韩对马社火》传承人韩义堂、《观音堂竹藤编织技艺》传承人张孝林、《鼻孔唢呐系列杂技》传承人刘青峰、《兰丰清漆牛皮鼓制作技艺》传承人兰世法、《武功根雕》传承人王乃庚等10名高龄、残疾和低收入非遗传承人的家中 ,关心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生活情况和带徒传艺情况,并送上了春联、慰问品,以及节日的祝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河道三塚的传说》传承人吴忠贤老人的家中,老人还向县文化馆回赠了由他编写的《为人处世》、《孝亲必读》、《让爱成书》等3册文学作品,其中记录了诞生我县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员的村子黄甫村历史变迁的珍贵资料。

图片

图片


本次走访慰问的慰问品全部由我县非遗企业免费资助,特此鸣谢。↓

640.jpg.jpg省级项目《武功旗花面制作技艺》传承单位武功县后稷餐厅提供的蒸碗礼盒

640.jpg.jpg省级项目《普集烧鸡制作技艺》传承单位武功县普集烧鸡店提供的烧鸡

640.jpg.jpg市级项目《倪家大锅盔制作技艺》传承单位武功县康穗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大丰收”礼盒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在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延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武功县文化馆十分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加强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人技艺成果展示展演活动,引导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营造尊重传承人、支持传承人、服务传承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传承人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履行传承职责,主动招收学徒传授技艺,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