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4.23世界读书日暨服务宣传周”|“劳动最光荣勤奋出智慧”有奖竞答活动
   开放时间: 2023-05-01至2023-05-08
   活动地址:西安市新城区万寿南路新9号幸福林带E2段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2023年4月29日-5月3日放假,共五天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劳动节发展历史

图片

19世纪,欧美很多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价值,资本家用高强度的劳动来剥削工人,以至于工人提出罢工抗议,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

1884年,美国和加拿大举行了一个大型集会,决定在两年后5月1日举行全体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1886年这一天还是来了,美国以芝加哥为中心,举行35万人的大型罢工和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了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其中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 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全国劳动模范人物

1、钢铁劳模——孟泰

在解放初期的东北,可谓是百废待兴,1948年11月孟泰重新回到鞍山钢铁厂,鞍钢经过战乱后,已经残破不全,面对如此情况,他没有退缩,爱厂如家,他冒着寒冬冷冽,迎着锈铁气味,废铁中找原材料。

在他的带动下,全工厂的共同行动起来,数月内捡回上万个零备件,建立了当时著名的“孟泰仓库”。又与全厂的工人共同攻克技术难关,解决十几个难题。

1964年,孟泰担任炼铁厂的副厂长,走上领导岗位,他依然朴实无华,不忘初心。期间他研究了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为国家节约了不少能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英雄——孟泰”。

图片

图片

2、铁人精神——王进喜

1950年的春季,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到达萨尔图车站,到了现场,他一心只想着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面对极端恶劣条件下,他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滚杠、大绳拉的办法。愣是把钻机卸下来了,运到萨55井井区,而他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得萨55井井区胜利完钻,进尺1200米,缔造了5天4小时一口深井的神话。

1960年的一天,第二口井打到700时发生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不顾危险扔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戴祝文、丁国堂七八个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王进喜累得起不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英年早逝,年仅47岁。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他更是民族英雄。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从这个意义上说,铁人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魂。

图片

图片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30年生于北平。他是新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自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并为随后的大面积种植奠定了基础。而他也被誉为建国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

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以后,他又研制出一批比现有三系杂交水稻增产5%—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他金质奖章和“杰出的发明家”荣誉称号。

图片

图片

4、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50年代末,邓稼先从物理学讲坛上“消失”了,他的身影闪现在核武器研制的基层第一线:在北京郊外的高粱地里参加研究所的兴建,在罗布泊国家试验场的土路上颠簸,在云遮雾罩的山区指挥着原子弹、氢弹的研制。

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在三年困难时期,他们日夜加班,置身荒北大漠之中,忍受饥肠辘辘。在试验场度过了8年的单身汉生活。终于在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从此,也奠定了他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地位。

图片

图片

5、一心为乘客——李素丽

李素丽,一名平凡的北京市公交总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心间,贯彻到实际行动当中。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镜,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她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也感动了无数的人。她温暖的服务也牵动了她的每一名乘客。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人,她的敬业和温暖的服务也最终使她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图片

图片

劳动节活动

图片

一、活动内容和形式:

1、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劳动最光荣,勤奋出智慧”有奖竞答活动。

2、为得分前10名的读者发放书童AR科普专属账号(三个月有效期)。

二、活动时间:

2023年5月1日—5月8日

三、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输入正确有效的手机号码,否则系统无法获取正确答题数据。

2、竞答共20题,共100分,限时10分钟。

3、活动期间,每个账号有2次答题机会。排行榜将会保留最优答题结果,谁的分数越高则排名越靠前,若分数相同时,答题时间越短则排名越靠前。

4、在答题过程中如发现恶意刷题或其他违规作弊行为,一律取消比赛成绩。

5、参与本次活动均视为阅读并同意遵守活动相关规则,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

四、参与方式: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活动入口答题

图片

五、等待公布:

活动结束一段时间内,图书馆公众号会发布获奖名单,具体领奖方式请关注公众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