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镇巴非遗”亮相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
   开放时间: 2023-02-18至2023-02-18
   活动地址:陕西榆林市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2月18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榆林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陕西榆林开幕。20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500多名非遗传承人汇聚一堂,为参观者带来一场集观赏、体验、消费于一体的非遗文化盛宴。

作为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打造“实景式非遗商业街区”为主题的“非遗大集”活动 2月16日-20日 在榆林古城1.5公里的老街精彩上演。
本次非遗大集精心布局了4800平方米的非遗精品展馆,20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500多名非遗传承人汇聚一堂,100多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摊铺依次排开,匠心、手艺、美食、技艺荟萃,是一次独具特色的非遗保护成果集中展示,市民可体验各地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镇巴民歌,在传承、传播、文化交流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次年会期间,我县国家级非遗项目镇巴民歌省级传承人田洪涛携搭档亮相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应邀到现场对镇巴民歌进行了展演,进一步宣传了镇巴民歌,提升了镇巴民歌的影响力,同时也多方位展示了镇巴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和独特魅力,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展示了镇巴非遗保护传承的丰硕成果,讲述非遗创新发展的动人故事,为探索非遗资源活化利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镇巴民歌简介

■ Introduction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最南端,境内风光旖旎,生态优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风淳朴厚重,有“苗民之乡、民歌之乡、红军之乡”美称。这片瑰丽山水孕育出的民歌文化历史悠久,分布十分广泛,曲量多且音乐优美。


镇巴民歌主要分为劳动号子、山歌、茅山歌、小调、民俗歌曲、祭祀歌曲等种类。按歌词内容可分为"劳动类、生活类、情爱类、民俗类、时政类、历史传说故事类、红色歌谣类"等,既反映了山区人民古朴清新的生活状态,又凝聚了镇巴隽永大气的人文精神,更彰显了大山百姓追求美好幸福生活时自信自强与激情实干的动人风采。


镇巴民歌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从五十年代开始,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省市的知名音乐家、作曲家纷纷到镇巴县采风,镇巴民歌以她的丰富和多彩吸引了众多音乐家的目光,由于民歌与民风民俗有着最密切的关系,从镇巴民歌的生存状态中反映出了历史的变迁、自然变化、社会发展、宗教信仰等诸多信息。



2008年6月,镇巴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镇巴相继又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中国民歌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