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调桄桄是汉中地方剧种之一,有大戏、小戏之分。大戏为真人演唱,小戏则为杖头木偶表演。杖头木偶戏主要分布在汉中市洋县一带。“吃面要吃洋县梆梆子,看戏要看木脑壳(即木偶)桄桄子”是洋县老百姓的口头禅,足见木偶戏对洋县人民群众的影响之深远。
杖头木偶戏传承人李天明(中)和其他艺人
非遗宣传展示方面,洋县文化馆每年组织洋县杖头木偶戏、洋县皮影戏、洋县马畅曲子等项目进行非遗直录播、非遗进军营、非遗进校园及其他展演活动数十场;非遗展览馆全年面免费向群众开放,每年接待省内外游客上万人次;组织非遗日展示宣传活动,向群众展出展板、免费发放非遗图典、宣传彩页和图书等。十多年来,在洋县县委、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鼓励支持下,洋县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洋县文化馆非遗日常工作展示
4月14日早晨,洋县文化馆组织民间非遗传承人在洋县谢村村广场和敬老院以惠民演出的方式展演两场省级非遗项目——洋县杖头木偶戏。
本轮演出的系列节目在陕西省公共文化“秦岭视云”服务平台开启现场直录播,线上线下同步向群众提供演出服务。
4月14日下午,演出艺人王昌娃、赵云平、叶林林、朱玲娥等近20人赶赴黄安镇郭家沟村展演杖头木偶戏。
14日晚,又在网红打卡地郭沟村“奋青小院”联合线上线下演出《洋县皮影戏》系列节目。村民们现场看得兴趣盎然。
“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洋县文化馆非遗下基层演出活动是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种措施,是给乡村群众助力和精神抚慰加油的举动。我们将持续进行,宣传非遗文化,践行文艺为民,共同宣传大美洋州,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