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心守艺,非遗薪传。5月22日下午,宝鸡市群众艺术馆、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宝鸡渭滨中学开展了“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西秦刺绣传承实践活动”,西秦刺绣非遗项目市级传承人李惠莲为渭滨中学40余名师生和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西秦刺绣香包制作课。
西秦刺绣为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种刺绣与布艺制作结合的民间艺术,其造型简洁夸张、构思奇巧浪漫、色彩强烈鲜明、寓意含蓄健康,与宝鸡地区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关系密切,彰显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
渭滨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桂刚说,学校市非遗传承的沃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感谢市群众艺术馆对我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支持,为师生送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传承人李惠莲老师向师生们介绍了西秦刺绣的基本针法和香包制作步骤,并指导渭滨中学千纭刺绣社的学生们通过动手体验传统刺绣香包制作,感悟传统文化魅力,传承匠心精神,开展了一次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麻艳说,校园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今后,我们将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和需求,为大家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体验活动。让大家在实践中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共同守护民族文化根脉。
活动结束后,刺绣社的学生们还给李惠莲老师赠送了自己的刺绣作品。
非遗传承既要代代守护,更需与时俱进。让非遗拥抱新生活、拥抱新时代,离不开青少年的广泛参与。
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让广大青少年的精神素养与智识水平“齐头并进”,为他们繁重的课业压力增添一分乐趣,带领他们自觉参与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行动中来,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成为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