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3月23日,宝鸡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麻艳和馆非遗保护部工作人员赴凤翔区糜杆桥镇西白村对我市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西府曲子进行走访调研。 西府曲子,又称秦曲、清曲,由散乐坐唱的清曲发展为集民间曲艺和戏曲表演于一体,是西府音的活化石,也是研究关中西部民俗活动的重要资料。凤翔西白村是西府曲子重要发源地之一,清朝起就成立有曲子班。目前,西白村曲子班成员为老中青三代结合,其中年纪最大的68岁,最小的18岁,是展示和传承西府曲子非遗项目的中坚力量。西府曲子传承人张志龙和班社成员现场展示了曲牌《柳青》《燕麦》和《春秋配》《古城聚义》等唱段。 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观看传承活动,与传承人、民间艺人交流座谈等方式,重点了解了西府曲子的历史沿革、主要曲目、流传地域、曲艺特点、发展和传承保护现状等。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麻艳对西白村曲子班坚持开展西府曲子传承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大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创新演唱曲目,丰富表现形式,让西府曲子融入时代元素,融入百姓生活,以活态传承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让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