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泾阳县文化馆先后邀请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王勇华、陕西省文化馆研究馆员修建桥、咸阳市书协副主席杨智敏在我馆开展“国粹众妙大讲堂”系列培训活动。为了扩大这次活动广大群众的参与度和受益面,我们在线下培训的同时,还进行了线上直播活动。
5月28日,“国粹众妙大讲堂”——王勇华声乐培训班开讲啦!王院长首先从宏观声乐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不同唱法的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以现代审美的角度,让大家体会“好听”的声音要打破美声、民族、通俗的界限,提升我们对声音概念的认识。接下来从大家的实际需求出发,回答了大家在歌唱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精彩的解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最后让学员上台现场演唱,针对突出的问题现场指导,对大家的歌唱都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王院长用自己多年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通过形象的比喻,有亲和力的语言和广大声乐爱好者热情交流,广大学员受益匪浅,培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5月30日,修建桥老师以“十四五”时期非遗保护的重点与乡村振兴为主题,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如何让非遗保护融于现实生活两个方面,重点就完善调查记录体系、代表性项目制度、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体验设施体系建设、理论研究体系建设方面6个完善,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和辅导培训,有效开阔了非遗干部、传承人及爱好者的视野,拓宽了保护传承思路。 6月1日,杨智敏主席围绕选帖、如何去解读字帖、临帖,从单字的线条粗细、用笔轻重、结构形状等到整体书写、创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书法的一些感想和体会。随后,杨智敏主席又为大家进行了临帖到创作现场示范活动。培训中,学员们边听边记,不时用手机拍照记录,展现出潜心学习的精神面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次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声乐、书法、非遗爱好者及非遗传承人的思想认识,明晰了工作思路,掌握了基本方法和专业知识,为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技能和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文化人才工作队伍,及我县“十四五”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