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情暖端午节】依稀旧梦好还乡——端午节前忆旧事二三
   开放时间: 2022-06-04至2022-07-01
   活动地址: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端午节前忆旧事二三
文/胡杨





     离乡背井数载,当故乡的人和事都成了远去的背影和消逝的光景,再从流年里匆匆翻出来,细细回味一番的时候,才懂得什么叫朝花夕拾。原来少年记忆里最温热的东西,正是故乡啊。
     幼时,端午节是手上的油曲连馍,脚上的花花绳,会上的刀切的甑糕,炸的酥脆的麻糖用绳一穿一提,门上挂的艾蒿,二爷提的一瓶高西凤,梁村三爷会带过来几包纸包的茶叶,还有舅爷带回来的烧鸡,一群人在院子里支一张低桌,家长里短的就开始了。
     小时候快过端午的时候,爷爷会提前在门上注意卖艾蒿的小商贩,路过的时候要一把,挂在门楣上。这个点着了味道很冲,但是熏蚊子却有奇效。
     临到过端午那天上午,离家不远的大王有集,爷爷会带着我和奶奶骑着自行车,走几里路去跟集。集上人很多,杀猪的爷就在大王那个十字路口的最边上,有时候看见爷爷奶奶老远就打招呼,爷爷奶奶也会过去寒暄几句,再去买东西。
     爷爷喜欢吃肉,奶奶就会给爷爷割些肉提回去,再给我们这些小辈准备些带在脚上的花花绳,手上要带个中间掏个洞的油曲连馍,我小时候一直想不通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东西这么硬还有人吃,最后弄清楚这个硬是怕磕碰坏了,就只有我和弟弟还憨憨地吃它。


     麻糖和甑糕几乎是跟集的人都会买的,掀开布,一阵热气就蒸腾而起,把刀放进水里一蘸,利落地切下一块三角形的长条,再从中间切开,撇开一双一次性筷子,一根插进一块,递到手上,热的时候吃起来刚刚好。麻糖也是现炸的,炸它的人有两根粗且长的筷子,在油锅里迅速翻滚着它,旁边揉面的人弓马娴熟,一拉一卷,就是一根完美的麻花,炸上几根一放凉就用绳子炸起来方便提回家。
     二爷喜欢喝酒,每次来的时候都喜欢带点酒,我印象中带的最多的是高西凤和磨砂太白。从摩托车下来以后从怀里把酒掏出来放在桌子上,吃饭的时候再倒进小小的酒盅里喝。记得小时候觉得舅爷喝酒的样子挺有意思就和弟弟学:先头扬起来一饮而尽,要使劲咂一口酒盅,而后再闭目皱眉,来一句,这酒辣滴很。奶奶做菜每年都是那几样:花生米,菠菜粉条,韭菜炒豆腐,炒茄子,炒肉。不过每年吃都觉得好吃。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是我幼时对故乡最温暖的记忆,如今的故乡再也没有了曾经那些温馨的画面,我的少年时终究是丢在了东沟一行行飞来的鸟迹里,逝在了西沟一岁一枯荣的酸枣丛里,遗在了北岭葱茏茏翠绿的桃树地的鞍子里,最后又被冲散在远处南山飘过来的大白雨豆大的的雨滴里。
     我在外面最冷的时候总算明白了为什么爸爸说要叶落归根。我的故乡啊,我死后请将我的骨灰葬在故乡门前的大桐树下,在爷爷端着老碗蹲在门前吃面的地方,在奶奶每次送我走的那个路口旁。
     我的故乡啊,你温柔的晚风里又缱绻了我多少浓馥的思念呢?落日的余晖里又何尝不会藏着我最纯真的乡愁呢?
     我的故乡啊,你不只是我这个天涯游子久难至的梁园,更是我这颗飘零四海的心最温暖的归处。

    作者:胡杨,乾县梁村镇西阳坊人,新闻工作者,业余文学爱好者。


 

投稿邮箱:532111925@qq.com    

联系电话:13571058707(刘江峰

 如果您喜欢,请点亮右下角的“在看”小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