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 ——“文化筑梦”青少年文化志愿服务行动 寻找'古艺'长安 ,打卡非遗研学之旅 为了增进中华文化的承传和发展,促进青少年的文化尊重和文化解读,2022年8月3日-8月31日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西安市非遗博物馆开展“小小志愿者寻找'古艺'长安非遗研学之旅”活动。让在校中小学生作为小小志愿者,参加非遗研学之旅,在感知、体验中了解非遗文化。 8月3日下午,首站“小小志愿者寻找‘古艺’长安非遗研学之旅”在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传习所举办。来自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志愿者和非遗传承人志愿者们等共计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通过体验制泥-压模通哨-上色一系列过程对泥叫叫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们又体验了唐流彩的制作过程,用容器装满水溶液,滴入调配好的颜料,利用水油分离原理,通过构思及作画要求,最后用画锥挑拨出自己要的图案。 新奇的非遗零距离体验让志愿者们连连叫好,旨在激发他们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非遗文化的滋养中,深入感悟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除此非遗项目之外,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在暑假期间,专设四处非遗研学之旅体验站点,分别是: 1 古法斫琴传习所 (1)体验地址: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河东路818号诗经里景区2.3.4号楼。 (2)联系方式:18091802968 2 易蛰酵母制香技艺传习所 (1)体验地址:易蛰香坊 诗经里10-1 (2)联系方式:15389030075 3 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传习所 (1)体验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口村 (2)联系方式:18091398776 4 唐三彩烧制技艺传习所 (1)体验地址:灞桥区纺织城唐家寨村 (2)联系方式:15389252760 15389252761 欢迎大家前往打卡,寻找“古艺”长安非遗之旅~
四个体验点的相关介绍: 01 古法斫琴传习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体验 项目介绍:古琴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一块瑰宝,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一件乐器,早在《诗经·小雅·鹿鸣》中就写道:“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后世更是将古琴推至“国乐之父、圣人之器”的至高地位。古琴艺术蕴含着中华的哲学文化,能够提升零贺条养与智慧。 体验过程: (1)琴曲赏析。古琴所奏曲目皆是传世经典古曲,每首琴曲都有独特的音乐感情及历史背景,赏析古曲能够更好的认识中国古代的音乐特色,了解中国古琴的音乐文化。 (2)琴谱学习。古琴谱诞生于先秦,诞生于长安改进于唐代传习千年 ,至今在古琴的学习中仍旧是不可不学的一门功课。古琴谱传采用了汉字的结构特色形成,是古代文人的智慧体现。 (3)琴歌学习。 古琴艺术丰富多样,诞生于长安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派古琴艺术”就以琴歌吟唱为主,将《诗经》及诸多传世诗词以人声腔娓娓道出,高古典雅。 02 易蛰酵母制香技艺传习所 ——制香体验 项目介绍:由易蛰香蒸技艺创办的易蛰香坊,坐落在古城西安,地处赋有草药王国之称的秦岭地带,秦岭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由于秦岭地区南北地质和气候条件的差异性,秦岭终南山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珍惜植物和珍贵的药材。易蛰香坊占据了得天独厚的香料资源,所用的香草原料基本采自大秦岭。 体验过程: 香是干什么用的-香文化历史(香篆制作和文化、古人香礼仪、空熏制作、行香礼仪)-香的种内-香饼香囊文化动手制作香炉。 03 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传习所 ——泥叫叫制作技艺体验 项目介绍:“鱼化泥叫叫”也称:娃娃哨,鱼化泥哨。在鱼化地区目前仅有的传承人杨云峰、杨帆父子在传承。当地因皂河流过,为制作泥叫叫提供丰厚的土壤黑垆土,成为泥叫叫制作的最佳土壤。 体验过程:制泥-压模通哨-上色 04 唐三彩烧制技艺传习所 ——泥坯制作体验。 项目介绍:唐三彩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色釉对比明显,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花纹流畅。其制作过程是在陶坯上涂上彩釉,使其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而呈现其绚丽色彩。 体验过程: (1)参观唐三彩展览馆。 在参观唐三彩展览馆的过程中老师会为体验者讲解什么是唐三彩、唐三彩的特点、唐三彩的发展史以及唐三彩的历史价值等,讲解完毕后有3-5分钟自由参观时间。 (2)观看唐三彩短片。 观看唐三彩烧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片,观看唐三彩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短片。 (3)体验制作唐三彩泥坯。 泥坯制作体验,我们老师首先会给体验者演示一遍制作过程,并讲解制作技术以及制作难点和制作要求。在体验过程中,我们还有其他老师为体验者进行现场辅导,以帮助每一位体验者都可以制作出一件完整的泥坯作品。 (4)唐三彩上釉体验。 上釉体验,是体验者用师傅们提前做好并烧制好的成品素胎进行上釉的活动。在上釉的时候我们有专门的老师会为体验者讲解具体的上釉细节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