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满城绽放·乐享渭滨
前言
为充分挖掘展示渭滨区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渭滨文化旅游特色亮点,加快我区文化旅游市场复苏,满足人民群众旅游需求,落实文旅惠民举措,大力配合我区“满城绽放-乐赏渭滨”活动。
渭滨区文化馆发布“满城绽放·乐享渭滨”赏花季美文、美图、短视频征稿启事以来,得到了文联各协会会员及广大文艺爱好者的积极响应,为征稿提供了支持。
征集文字作品40篇,经过认真筛选,入展作品15篇,现进行线上展示。
人民公园夜游记
作者:张瑞敏
傍晚,与几位朋友在公园路吃完饭,看时间还早,便一起走进了附近的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应该是宝鸡市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个公园,1979年建成开放,北依滔滔渭水,南邻体育馆,东接渭河大桥,是渭水之滨一颗闪亮的明珠,也是市中心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肺”。此刻,公园门口熙熙攘攘,音乐声震耳欲聋,几支由中老年妇女组成的队伍正在跳广场舞,曲风刚劲,很是热闹。好多年都没有来过人民公园了,印象中孩子小的时候,每逢周末总要带上她,坐46路公交车到这里,然后玩上整整一天。当然只限于白天,从来没有晚上游园的经历。
今晚,沉浸于夜色中的公园,虽然没有日光的照耀,但却有路灯和其它斑斓的彩光衬托,呈现出另一番独特的景色。人民公园正门朝南,门前是一个半圆形的广场,广场的西南面,是一座被柔黄色灯光照射的大型壁画,周围有木雕、周城、炎帝拜见王母、神农氏炎帝之母姜媛、群马奔腾等塑像,脚下地面上是西周青铜器何尊的装饰画,看起来庄严而古朴,给这座公园增添了不少文化底蕴。
放眼望去,除了公园上空被一片黑色笼罩外,还有一座高高耸立、号称“天下第一灯”的莲花灯,在空中散发出柔和的黄光和绿光,璀璨夺目,像灯塔一样一直照耀着整个广场。走进公园,首先看见的是一个大大的人工湖。湖面东侧,一座拱形月亮桥映入眼帘,桥体周围镶嵌着柔白色的灯带,通体散发出耀眼的白光,远远看去,在黑夜里如同仙桥,美丽极了。
同行的小曹说:“这多么像一只手表啊!赶快拍照!”于是,大家不约而同拿起了手机,“咔嚓、咔嚓”拍了起来,你一言我一句,不时相互交流着摄影技术,气氛热烈而美好。因为有这座仙桥的吸引,我们的步伐加快了许多,不知不觉继续朝前走去。
夜,在光的渲染下,就像一幅醉人的画面令人痴迷。湖面上清晰地倒映出路灯的光和桥上的光,正是这些灯光使原本暗淡深邃的湖泊变得波光粼粼,水光潋滟。晚风拂过,湖面更像是一个万花筒,千姿百态,让人真真切切的会到了词语“微波荡漾”的心境。此时,将整个身心沉浸在此,仿佛除去了心灵的尘埃,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而愉悦。
湖边的小路很长很长,有的地方是用鹅卵石铺成的,有的地方则是水泥路。路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高大挺拔,树枝从顶上相互交织,遮天蔽日。湖边的杨柳婀娜多姿,垂下来的柳条如同少女的头发一样,随着晚风飘动。公园里处处体现着周文化的痕迹,周礼塑像、假山、怪石、花草、指示牌等随处可见。远眺公园湖心岛边金色的弥勒佛,想起那句:“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皆大欢喜!那是你我俗人都达不到的境界。在湖边幽静的林间小路上,走走停停,有说有笑,给人的感觉十分畅快。不经意间,扭头望望洒满银光的湖面,心中满是欢喜,久久不愿离去。
绕湖整整走了一圈,公园门口的音乐声还在响着,大妈们的广场舞越跳越起劲了,听得人心潮澎湃。城市的夜晚是美丽的,霓虹闪烁,流光溢彩,五彩缤纷的灯照亮了一切,也照亮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
时光流转,沉淀岁月;光阴飞逝,温暖流年。不管行至何处,生活馈赠于我们的注定是时光的绵软,就像这个春天的傍晚,心情如羊绒一般的妥帖而温暖。充满生机的人民公园,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笑迎八方来客,这里,也必将积淀更多的宝鸡文化元素,承载更多市民的欢乐记忆。
(入选作品不分先后顺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