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佳县故事》之民歌故事《咱神泉来了九支队》背后的故事
   开放时间: 2022-08-09至2022-08-09
   活动地址: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毛泽东修改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的手稿

原稿军事博物馆藏

IMG_262

金秋九月是佳县红枣成熟的季节,也亏红枣成熟较晚,躲过了7月份胡宗南部队的抢夺、搜刮,到九月份鲜红的枣儿挂满枝头,在蓝天和绿叶的映衬下,甚是红艳可爱。神泉堡盛产红枣,毛主席率领队伍刚到神泉,便教育大家,群众的红枣一颗也不能伤害。

一次,毛主席散步路过枣树林,忽听身后一个警卫员说:这枣黑油油的,又大又圆,真好。

毛主席闻声回头一看,见那个战士手里拿了几颗枣在夸赞,便问:“怎么,你想违犯群众纪律呀?”

这是从地上拣的。那个战士不以为然地说。

地上的枣子是从那里来的呢?”毛主席说,枣子熟了,当然往地下掉,总不会往天上飞吧!

那个警卫员仍然有点委屈地说:枣子掉在路上,不吃还不是叫踏坏了。

毛主席继续耐心地教育他,说:踏坏了当然可惜,你捡起来放到树底下不就好了吗!

警卫员这才心头一亮,赶快把手里拿的几颗枣,放到树底下。

红枣成熟后,就被老乡们采摘回家。因枣树高大,即使经过老乡们认真采摘后,总还是会有个别枣子依然挂在枝头或散落在地上。按照陕北习俗,这些收秋后遗留的枣子,谁采摘到就算谁的,主人家并不会追究,还有一个专门的词称呼这种情况,叫:搜零。手枪连连长高富有,带了几个战士,在山坡上搜零了半筐红枣,准备分给大家尝尝鲜。

毛主席知道了,问他是怎么回事。

高富有把老乡们关于搜零的规矩讲了一遍,说:战士们早就听说黄河畔的红枣好,可住了这么长时间,谁也没尝过一颗。我就带了几个战士搜零了一点,想……”

毛主席听到这里,认真地对高富有说:老乡们有他们的规矩,我们也有我们的纪律。搜零来的,我们也不能吃,因为它还是群众的树上长出来的呀!一个枣子虽小,可是要经过一年才能长成。

高富有一时没有说话,他又想起八月初住在横山县肖崖村时,毛主席关于一颗沙果也不能吃的指示,战士们遵守纪律,老乡的沙果一颗也没吃过。于是他亲自把那半筐红枣分送给枣树的主人。

对神泉堡老百姓来说,这样守纪律的部队,与7月份来的胡宗南军队可完全不一样。

IMG_263

IMG_264

 

IMG_265

人民军队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来源:历史资料图片

 

IMG_266

1947年的秋天,气候反常,连着两夜的西北风后,一场早霜覆盖了还未完全成熟的庄稼。乡治保委员刘青山被窗户吹进来的冷毛泽东修改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的手稿 原稿军事博物馆藏

风惊醒,这时天刚麻麻亮,他一骨碌跳下炕,披了一件破棉袄出门就往山上跑,爬上脑畔梁的庄稼地看见前面有一个人影,是谁怎么早就上山了?庄稼牵着受苦人的心哪!一定是谁家老汉和自己一样被冷风吹醒,早早上山来看庄稼。走近一看,原来是毛主席!

主席一看见刘青山就迫不及待地问:“冻得碍不碍事?”刘青山把刚挽的庄稼递给主席,心酸地说:“首长,可冻结实啦!”毛主席心情沉重地说:“陕北真是三年两头灾啊!”停了停,他又问刘青山:还有什么办法吗?”

秋庄稼已经不顶事啦,得赶紧往回收,现在只能扩种些冬麦,可胡儿子这挨刀货,把麦种也给抢光了。刘青山一边说一边不住地叹气。毛主席听罢刘青山的话安慰他说:不要怕,困难我们大家想办法一起克服。

毛主席回到窑洞,指示机关和部队全体出动,帮助老乡抢收抢种。周副主席又召集大家开了动员会。周副主席说:这里的老百姓,经过敌人的抢劫、烧杀,生活艰苦,现在又遭了霜冻,困难就更大了。我们要响应毛主席的的号召,积极帮助老乡们搞好秋收秋种,这是我们拥军爱民的一个具体行动。

九支队全体官兵一起出动,大家分成割糜子、收高粱、刨洋芋、打场等几套人马,起早摸黑、人背畜驮,不几天就将地里的庄稼全部收回。之后,又将灶上节约的三斗九升麦子送给军属马战海、张红有等十二户贫苦农民做种子,并吆马驾犁,帮忙耕种。乡亲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想留战士们热汤热水喝一口,可扯着衣襟也留不住;拿着红枣,几回回送去,又几回回被退回。一位老婆婆赌气地说:“你们不吃我的枣,明儿也不要来帮我种冬麦了。战士笑着说:“麦子应该来种,但枣子却不能吃。并耐心地跟她讲:“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要为人民多做好事,首长要求我们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IMG_267

IMG_268


IMG_269

战士们帮老乡打场

来源《毛主席转战陕北》插图

IMG_270

部队帮老乡抢收后的一天,神泉堡村民郭运贤正在院子里泼水浇辣椒,毛主席的卫士李银桥走过来问:“大叔,这辣椒多少钱,我想给首长买一把辣椒

郭运贤认得李银桥,也知道他说的首长是谁,他正愁没个法子感谢部队和毛主席的恩情,听小李说需要辣椒,忙摘了一把,往他手里塞,说:看你这个小同志,自家种的一把辣椒还说甚买的话,快给首长拿去!

李银桥执意要付钱,说:我们部队有纪律,首长经常教育我们拿老乡东西要付钱,怎能白吃你辛苦种的辣椒呢!

白吃?郭运贤听到这两个字,内心再也无法平静。我郭运贤是凭谁翻的身?凭谁能活到今天?都凭共产党和毛主席啊!

郭运贤十五岁没了娘,随爹爹讨饭来到神泉堡。挣断了骨头累断了筋,半辈子没置下一垧地。是共产党的政策使他分得了土地,种上了自己的田。日子刚过的有了盼头,胡宗南的兵马侵犯到了神泉堡,拉牲口抢粮食,连种冬麦的种子也要拿走。婆姨跑过去护救,八岁的小儿子吓的往娘怀里钻,结果匪兵开枪,一枪害了娘母两个,一家三口就剩了他一个,是毛主席指挥着队伍,打跑了胡宗南,把他救出了火坑。毛主席的队伍来到神泉堡,战士们帮他收秋、打场,把灶上节省的麦子给他作种子,又帮着种上。在他看来,这是救苦救难的大恩情,摘几个辣椒怎能说成是白吃呢!

郭运贤眼含泪珠地说着,再三推辞不收钱,可李银桥听得越发对他不幸的身世深感同情,把钱放地上后,拔腿就跑。老郭看着足足可以买二三斤辣椒的钱,半天说不出话来。

IMG_271
IMG_272

1947923日毛泽东一行

从朱官寨前往神泉堡的途中

IMG_273

1947年到1977年,这些故事在神泉堡村民间口口相传,30年后当他们向韩老师讲述时,仍然鲜活、真切感人。韩老师以陕北民歌的写作手法,把这些故事讲出来:红天红地红霞飞,咱神泉来了九支队。多少代,多少辈,没见过这样的好军队。刚放下背包去担水,天不明又上山把庄稼背。忙让亲人炕上坐,热汤热水喝一杯,扯烂衣襟留不住,又上场院把连枷挥。担上筐筐红枣表心意,几回回送去又送回。要问这支军队为啥这样好,训令字字放光辉;要问这支军队为啥这样好,毛主席亲自来指挥。”197791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的由韩老师执笔的文章——<东方红>故乡的怀念》中介绍了这首民歌。

1977年到2022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革命老区佳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按照贫困县退出程序,佳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掀开县域发展新篇章。流传了45年的《咱神泉来了九支队》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手机短视频的传播,唱到了更多人的心里。对党忠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积淀着红色基因的老区精神,在佳县这片热土不断赓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