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西安因你而美 | 央媒镜头中的西安有看头
   开放时间: 2022-07-18至2022-07-31
   活动地址: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图片

图片

“红色驿站”“小场所”彰显“大温暖”

脱口秀式讲解让年轻人爱上古老文物

熊猫“七仔”开“吃播”

萌翻海内外网友……

进入7月以

西安党建、文体等多领域内容

经央媒报道后广泛传播

传递出创新、向上的城市风貌


图片


央媒点赞 “红色驿站”建设

7月7日,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客户端推送文章《西安市全面建设“红色驿站” 助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换档提速》,从利用“小场所”彰显“大温暖”、立足“小平台”托载“大党建”、借助“小力量”推动“大治理”三个角度,报道我市“红色驿站”以小托大,提供暖心服务,成为老百姓身边的党建阵地、便捷的活动场所、暖心的服务平台。


图片


群众在未央区四海唐人街上的“红色驿站”里休息(资料图片)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窦翊明 摄


西安面对本轮疫情采取了精准高效的防疫措施,对此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等央媒推送文章予以肯定。“这座城市迅速进行流调溯源,扎实开展多轮核酸检测,根据最新版防控方案科学划定风险区域,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新华社《全球连线丨西安全力抗击奥密克戎新分支引发的本土疫情》文中称。


7月10日开始,西安多个风险区降级、多家商场景区“重启”营业、餐饮恢复堂食等消息在中新网、人民网、央视网、央广网、光明网传播。


图片


恢复堂食首日,多数店内堂食的顾客基本坐满。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袁玥 实习生 王玉翠


央视新闻联播7月10日报道了陕西多措并举稳外贸,其中提到西安国际港务区积极与境内外铁路公司沟通协调,4月中旬首次开通了跨里海、黑海到达欧洲的中欧班列新线路,为陕西及周边外贸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创新引领 文体高质量发展

如何让年轻人爱上古老文物?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用“创新”给出答案。7月6日,新华社《全球连线|脱口秀式讲解让中国年轻人爱上古老文物》介绍了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白雪松借助线上直播的方式,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结合密集的历史故事,脱口秀式讲解文物知识,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获近百万粉丝。该消息还通过新华社推特、脸书、优兔账号等社交媒体向海外网友推送,受到关注。


图片


陕西省体育馆内市民在打羽毛球。图片来源于西安发布


后全运时代,西安体育迈入高质量发展征程。7月8日,新华网《追光丨部分全运会场馆即将开放,你准备好了吗?》聚焦西安提高全运会场馆利用率,称其“既能通过运营实现盈利,又能拉动上下游产业链,还能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添能助力,可谓一举多得。”

图片


“秦岭八村”是西安高新区绘就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起点。


7月7日,央视网、中国日报网推出报道,介绍西安高新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此外,带来别样体验的西安后备箱创意市集经多家央媒报道,浏览量过百万,彰显了千年古城的时尚活力。


熊猫开“吃播”萌翻海内外网友


秦岭的熊猫宝宝近日又萌萌哒地出来“圈粉”了。


全球唯一圈养棕色大熊猫“七仔”,生活在位于西安的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因其罕见的棕白毛色而成为“宝中之宝”。7月8日,新华社《全球唯一圈养棕色大熊猫“七仔”又开“吃播”》《“高冷范儿”十足的熊猫七仔》等“七仔”视频推出后获得超高关注度,被新华网、腾讯网、网易、新浪等30余家媒体采用,仅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就累计超93万次,网友留言“好可爱”“萌化了”“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次”。“七仔”开“吃播”的视频还经新华社官方推特、脸书中文账号在海外推送,受到网友喜爱。


7月8日新华社文章《秦岭这朵花,和人类捉了100年“迷藏”》,讲述秦岭植物研究与保护者们对珍稀濒危植物、中国特有物种“陕西羽叶报春”重新发现与研究保护的故事,被人民网、新华网、未来网、中国科技网等50余家媒体采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达245万次。


来源:西安晚报(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薛雯)
编辑:雪飞
审核:彩云间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图片
联系我们
行政办公室:85292415
非遗、培训、戏曲部:85294922转606
音乐舞蹈、书画、文学部:85294922转604